建设中小学科技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:加强学校科普教育阵地和设施建设。学校要设置科普宣传橱窗、科技活动室等,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科技成果展示室,为学生提供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,并购置必要的科技制作器材和设备。学校的图书馆、实验室、科技活动室、微机室等场所在课余时间要对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开放。学校的广播站、网站要定期开设科普节目,宣传科普知识,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技教育氛围。
实验室内,门口附近应安装一个全自动洗手池。在处理病源的区域,墙面、地面、天花板表面应光滑防水,接缝密封,对实验室常用化学试剂和消毒剂具有耐腐蚀性,易于清洗、消毒。地板注意整体性及防滑,建议在地板凹处使用掩蔽罩。实验桌应能承受预期的重量,其表面材料应能防水、耐热、耐酸碱及其它消毒的化学物质。整体布局时要注意,实验桌、安全柜以及各设备间的空间应便于打扫。
实验室的位置应该合理,例如,选择灰尘小、震动的地方。外壳结构应考虑防震、防尘、防潮,且绝缘性好,光线充足,每个工作室的布局原则是限制样品的流通面积,缩短样品流量行程,尽量减少流动(样品)和人员线路交叉。生活用水和检测用水必须分开,以确保生活用水和水管的相对独立性,以避免相互混合,特别是确保生活用水不被化学试剂污染。实验室布局合理,操作安全、方便,可以避免污染,可以满足工作需要,保证测试结果不受干扰。